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这事关北方地区广大群众能否温暖过冬,以及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煤改气便是推进清洁取暖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一项意义重大的惠民工程、环保工程,农村煤改气政策自推出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28日,仅河北省煤改气工程已完成户内安装136.5万户,验收通气的达121.8万户。改造进度如此之快,可见政府所下力气之大。然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即使在知识、经济水平较好的城镇地区,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所以在农村推进煤改气,安全工作务必要同步到位。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清洁、安全的温暖。
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现状发展滞后,留守村中的多为老人小孩,燃气管道进了家,却碰都不敢碰。”燃气泄漏了不知怎么办”“灭火器不知怎么用”“有问题只能找村干部”……这暴露出农村地区燃气安全知识普及的缺失,也导致用户随意改造管道引发安全隐患的事情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除了安全防护知识普及不到位,工程施工本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数字政绩”压力下,农村煤改气虽然推进得风风火火,但项目大刀阔斧地上,施工队伍中难免混入“杂牌军”“临时工”。农村地区本身建筑分散而随意,且地下给水、污水管道错综复杂,施工难度相较城镇大得多。有的施工队伍连管道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施工质量更是无法保证,怎能不让人忧心?
此类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却鲜有人问津。种种隐患背后,监管缺失难辞其咎。政府部门一味追求政绩而忽视工程质量,往往只是“一改了之”。同期开工的村几百个,政府管理人员却极其有限,懂专业知识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想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项目验收时,现场走一圈即草草了事、“走过场”的情况也不少见。
然而,这些安全隐患似乎并未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社会舆论焦点更多的是落在“煤改气气源是否充足”的问题上。不可否认,政府部门在推进“煤改气”、落实气源保障上下足了功夫,值得肯定,但*不能厚此薄彼,工程投运后的安全使用同样不容忽视。
农村煤改气本是民心工程,且不说目前已经完成煤改气的庞大农村用户群体,规划中待改的农村用户仍有成千上万户。煤改气并不仅仅是政绩薄上的一串串数字。老百姓知识水平有限、施工队伍专业性不够、政府人员监管不到位,这些都是目前亟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解决的棘手问题。
当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已成为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煤改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前提一定是老百姓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