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消费巨大的季节性差异是制约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加大储气库建设被公认为是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路径。近日在北京举行的“100亿立方米复杂地质条件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成套技术及工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的院士和专家认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中石油大型储气库选址和建库技术再获突破,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地下储气库是长输管道的配套工程,是将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气体的空间而形成的人工气田或人工气藏。因储存量大、调峰能力强,地下储气库集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等功能于一身。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在鉴定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据预测,203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5000亿立方米,由此产生的季节性供需矛盾日趋明显,储气库建设技术的进步对于冬季保供来说意义重大。
业内认为,根据欧美等天然气利用较为发达国家的经验,为确保调峰和应急保障供气能力,储气库工作气量一般应占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0%-15%。而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地下储气库形成工作气量为64亿立方米,仅占消费量的3.1%,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马新华表示,国外储气库建设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才只有十余年。他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储气库建设的高峰期,依托技术进步,我国的储气库将得到快速发展。
不仅起步比国外晚,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地质构造复杂也是阻碍地下储气库发展的一大壁垒。马新华指出,国外90%的地下储气库埋深小于2000米,构造完整,而我国地下储气库埋深普遍大于2500米,储层非均质强,选址与建库难度大。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气供应企业之一,近年来,中石油一直致力于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的钻研与突破。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中石油已经形成了地下储气库选址技术、地质方案设计优化技术等4项创新成果,支撑了中国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建设。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25座储气库中,中石油就占了22座。
据介绍,目前,中石油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北京、新疆等地22座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库容达4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库的蓄水量;冬季调峰能力超百亿立方米;最高日调峰量近9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最高日用气量的1/10,惠及10余省(市)约2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