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油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改革发展要求。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利好政策,2013年油气产业实现了石油生产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显著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步伐加快,为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深化改革:
油气产业看点多
油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现行的石油管理体制已经运行了10年以上,这期间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决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性决策,对石油管理体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新要求。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行,只是石油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起点。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2014年将首先迎来油气管网及相关基础设施实现独立运营,并由此开启新一轮石油管理体制深化改革。
非常规天然气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减少煤矿瓦斯事故次数、伤亡人数上的突出贡献,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从产业发展实践看,煤层气管理体制也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问题。贵州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公司被并购和河南省煤层气公司经营困难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形成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煤层气企业群体将成为2014年的新期待。
以美国为代表的页岩气体制模式,让众多的小型公司、小规模投资人参与到页岩气勘探开发和资产并购交易中,不仅活跃了整个页岩气投资市场,而且催生了水平井钻井、大型水力压裂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页岩气管理体制如何持续创新,2014年将成为关键时期。
油气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决定》要求“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化油气价格改革”,“深化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2014年原油、页岩气、煤层气定价将全面市场化,成品油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在总结广东、广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上下游价格合理传导机制。
加快发展:
非常规天然气成为新星
原油产量继续稳中求升。2013年前3个季度原油产量1.55亿吨,同比增长约2.3%。预计全年原油产量突破2亿吨,还能比上一年有所增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渤海、南海、东海、西部原油和陆上页岩油将成为2014年产量新的增长点,原油产量将继续保持在2.0亿吨以上,并保持到“十二五”末、甚至2020年。
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2013年11月底累计生产天然气1064亿立方米,预计全年产量约1200亿立方米,增长速度可望超过10%,预计2014年天然气产量将向2015年1300亿立方米目标进一步迈进,有可能提前实现这个目标。
非常规天然气成为闪亮新星。2013年全国煤层气产量估计可以达到136-14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煤层气产量有望突破30亿立方米,增长幅度约15%。如果煤层气鼓励政策及早到位,2014年煤层气产量有望突破180-200亿立方米。2014年页岩气产量有望突破10-15亿立方米,致密气产量有望突破450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产量有望突破200亿立方米。
扩大开放:
油气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提升对外合作任务较重。全球油气资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油气资源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近年来陆上、海上、非常规天然气对外合作均未取得重大发展。落实《决定》、构建开放型油气产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是将国务院取消产品分成合同审批转化为鼓舞对外合作的推动力;二是通过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带动新一轮利用外资和对外合作开发;三是发挥国家公司的主体作用,加强和改善对外合作油气项目管理,将控制对外合作风险提高到突出位置。
混合所有制将获得新发展。“三桶油”、延长石油先后都吸收了非公有资本、开展了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探索;“三桶油”在海内外上市融资,吸引了数量巨大的直接投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推动下,民营资本、个体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国资本参股、甚至控股的油气企业将陆续出现并逐步发展,煤层气、页岩气和生物天然气将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最活跃的领域。
地方投资日趋活跃。在《决定》、《页岩气产业政策》鼓舞下,油气资源所在地的地方企业将探索性地扩大油气投资,重点投向煤层气、页岩气、生物天然气。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出现的资助、参股、合资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的做法,将向全国更多省(区、市)传递、传播。
“走出去”趋于多元化、多样化。所谓多元化是指除“三桶油”继续作为“走出去”主体外,新兴石油企业,如神华集团,以及民营企业,如新疆广汇。“走出去”发展油气业务将日趋增多;“走出去”地区将突破传统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所谓多样化是指收购油气田、收购参股权、控股权等多种形式,以及与壳牌公司、港澳台公司“手拉手”拓展海外油气业务。
政策期待落地,
问题亟待解决
油气管网设施监管。北美地区对油气管道网络,特别是天然气管网设施的监管经验值得借鉴。国家能源局的监管重点至少应包括三方面:一是保障公平接入和普遍服务;二是油气输送的成本费用监管,包括长输管道、储气库和输配管网;三是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实现管网设施独立运营是消除行业垄断的重要内容。如果被实现独立运营的困难所阻拦,那么监管将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不能有效监管,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生物天然气的发展将继续受到管网设施的严重制约。
鼓励政策落地。2013年陆续出台了多项鼓励、扶持政策,但是,有些政策只是规定了鼓励、扶持的方向、原则,没有变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具体方案,不能真正发挥推动作用。国务院取消、减少的行政审批,不要变成地方政府增加的审批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地方政府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一些地方政府乐于审批,把重视油气产业、重视煤层气和页岩气,都转化为增加政府审批。
提升对油气产业的信心。2013年中石油“窝案”曝出以来,油气产业的公众信任和投资信心均受到了严重打击。规范管理、深化改革,重塑油气产业光辉形象,鼓舞民间资本、民营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对油气产业的信心,成为提升对内、对外合作开发、构建开放型油气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4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第一年,是实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两会”代表、参事、院士、专家和地方领导,都要按照《决定》确定的方向,在法律框架内,提出解决实际问题、化解面临困难,鼓励公平竞争、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对策、建议。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找准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就能看到油气产业向着“十二五”目标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作者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能源专家)